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德國浪漫主義小說選讀一
Selected Readings on German Romantic Novellas (Ⅰ)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學程  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林倩君 
課號
FL5149 
課程識別碼
122 U32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綜605 
備註
【專業課程】:A、B方案。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FL514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浪漫主義產生於十八世紀末的德國與歐洲社會。有鑒於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所造成的社會由機械性和理性思維所主導,而知識及科學的發展卻無法真正帶給人們心靈上的福祉,此時秉持非理性的思想精髓,探求和追隨人類靈魂深處的個體經驗的浪漫主義便應運而生。德國浪漫主義作家則以他們的作品對此進行反思和發出警醒,並探討轉變社會的方法與途徑。本學期的文學課程將著重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探討,所選的著作涵括早期德國浪漫主義作家瓦肯羅德(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以及晚期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E. T. A. Hoffmann)的小說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有影響力的作家、文學理論家或哲學家皆視印度為浪漫的國度,關注和冀望在講求形而上精神的印度國度中找尋其精神養分,例如施勒格爾、諾瓦利斯、霍夫曼、海涅、謝林、黑格爾、叔本華等,所以在課程進行中亦會爬梳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亞洲文化元素。浪漫主義產生的歷史與思想背景(例如﹕法國大革命)、哲學思想(例如﹕費希特的知識論)及文學潮流(例如﹕歌德的麥斯特所代表的趨勢)作為本課程初始階段的導引。 

課程目標
1. 經由對經典作品的閱讀,認識和瞭解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歷史背景與思想根源,並探究該時期具代表性的作家的藝術觀、人生觀與愛情觀。
2. 培養閱讀德語文學的興趣和增強分析德語文本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原則上修習本課程需先修畢德文三,但德文一二基礎穩固且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及探討有濃厚興趣亦可。
2. 課前預習,課程中積極參與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Sprechstunde: nach Vereinbarung per E-Mail: chingchunglin@ntu.edu.tw  
指定閱讀
Hoffmann, E. T. A. 2001. Saemtliche Werke. Hrsg. Hartmut Steinecke. Frankfurt am Main: Deutsche Klassiker.

Wackenroder, W. H. und L. Tieck. 1986. Phantasien ueber die Kunst. Hrsg. Wolfgang Nehring. Stuttgart: Reclam.

Wackenroder, W. H. 1991. Saemtliche Werke und Briefe. Historisch-kritische Ausgabe. Bd. I: Werke. S. Vietta & R. Littlejohns (Hrsg.). Heidelberg: Winter.


 
參考書目
布朗(David Blayney Brown) (2019) ,馬燦林譯。《浪漫主義藝術》。長沙:湖南美術。

舒爾慈(Gerhard Schulz) (2007) ,李中文譯。《浪漫主義》。臺中:晨星。

薩弗蘭斯基 (Ruediger Safranski) (2014),衛茂平譯。《榮耀與醜聞:反思德國浪漫主
義》。上海:人民。

Novalis. 1826. Schriften. Berlin: Reimer.

Schanze, H. 2003. Romantik-Handbuch. Stuttgart: Kroener.

Schlegel, F. 2018. Athenaeum-Fragmente and andere fruehromantische
Schriften. Edition, Kommentar und Nachwort von Johannes Endres. Stuttgart:
Reclam.

Sommerfeld, S. 2010. Indienschau und Indiendeutung romantischer Philosophen.
Zuerich: Rascher.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40% 
 
2. 
期末考 
40% 
 
3. 
平時成績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